(正文开始)
提问:你知道冲绳空手和日本空手有什么区别吗?
我以前也不知道,直到我去了一趟空手道的诞生地——冲绳。
我了个去,从那之后我去了那边不下十几次,根本停不下来,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做空手道研究。2009年的时候我干脆还住那儿学日语了。(译者:不会学到冲绳口音的日语吧?影视里出现冲绳话可是连日本人都得打日文字幕的)
所以我跟你说啊,冲绳空手和日本空手真的有很多差别的。
今天,我决定给你们讲讲其中十个差别。
一、更高的站姿
冲绳空手有很多高位站姿。(译者:一样的站姿,冲绳版本的会更高更窄些,下图是原文上插的冲绳四股立照片。)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自然。
对许多人来说,这可是福音呐。低沉的站姿很吃力,尤其对高大的西方人来说更是难受,容易脚疼、膝盖疼、背疼。(做错的时候尤其疼)(译者:高位站姿站错了也会导致疼痛啊。)举个例子,冲绳的前屈立差不多接近日式的一半大。对我这种懒汉来说简直完美!
但是,这种高站姿能提高腿部力量和耐力吗?
不见得。(译者:试试看收紧肌肉脚趾抓地,完全达标也很累的。)
但这不是重点。
冲绳空手的站姿要的就是在自卫防身时贴近实际,可以不费什么劲就从日常生活的站姿切换过来。这才是重点。
二、“为什么”高于“怎么做”
如果你练习冲绳空手,你经常会听到“意味(imi)”这个词。日语的意味,也就是英语里的meaning。(译者:中文里的含义意义之类的意思。)所以在冲绳空手道里,动作的含义要比动作的标准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做”高于“怎么做”。
日本空手一般更强调怎么做。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
1、许多技术的含义在传到日本本土的历史过程中流失了。如果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那么按动作标准教学更明智。
2、日本空手和冲绳空手的目的不一样。从历史角度来说,日本空手根据柔道、剑道、合气道之类所提倡的“道”进行了调整,更注重通过动作来培养练习者的人格(怎么做)。冲绳空手则一直都是以防身自卫为导向的(为什么)。
3、关务武术的科学知识,比如武道里的生物力学,日本本的研究土程度更高。许多日本空手的技术动作受到其他的、日本已有的成熟武术影响,这些武术早已被更透彻地研究过。
举例来说,一个日本空手的老师对于型的细节抠得很细(怎么转腰、怎么调整脚、怎样移动重心)。但是冲绳老师经常会告诉你型里这个动作是干嘛用的,就是所谓的分解,理解了吗?
三、不说Osu、Oss
在日本空手中,时不时会用到Osu作为口令。(译者:Osu是日语罗马音写法,Oss是西方的拼法)这个现象也传到了西方,在巴西柔术和MMA里越发流行。
但是,我从没在冲绳听到过Osu。冲绳人一般都只用“hai”。
(译者:Hai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的应答。Osu除了在武道场环境外,日常生活中是不怎么用的。Osu过于粗犷,所以除非地位比别人高,否则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用。一般地位低的人跟地位高的人说Osu不够尊重,女生说Osu也不符合淑女形象。)
四、不是运动,而是生活方式
空手传到日本时,很多东西改变了。比如,人们开始做比赛。
很多人不知道,日本空手练习者实际上改变了很多型的动作,为了在比赛中得分还加了一大堆新的组手技术。
相信我,冲绳老师不会教你钩踢的。
别误会,现在冲绳人也比赛的,但是比赛方法上差别很大。
在冲绳,空手道不是运动,而是生活方式。
正如我的一个冲绳朋友,一个七段的小林流老师曾告诉我的:“空手是我们文化特征的一部分。”
的确如此。
冲绳到处是空手的传承,是当地文化里很自然的一部分,所以都没必要去互相比拼。
竹林里的一根竹子没必要跟旁边一起生长的竹子比高。
你说对吗?
5、寸力(Chinkuchi)高于决(Kime)
在日本空手中,决非常重要,你可能听到过这个术语。
决め(kime)这个词来源于决める(kimeru),字面意思是决定或者固定,在空手中意味着技术动作末端瞬间的停止。
而在冲绳空手中,还有一个“寸力”。所以你看,在冲绳空手中,技术动作的快速定位并不重要。把自己的能量传导到对手身上更重要,就像冲击波一样。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把全身的力量爆发出来。
你听说过李小龙著名的寸劲拳吗?
这是寸力的一个完美典型,完全关乎力量释放。
(译者:Kime和Chinkuchi的概念有些类似,部分重叠,但又有微妙的差别。我按我的理解举个例子。举重时,发力把杠铃举在最高点顶住的瞬间算是kime。铅球运动最后投出的瞬间发力会用到chinkuchi。前者偏重身体承受力量的整体结构,后者偏重躯干部分瞬间松紧配合。还请各位前辈详细指教一下。从我的理解看,原文中李小龙的寸力并不符合冲绳这边的概念,他体侧对敌,身体前倾,而且后脚跟离地,这种做法推力更大些,相对不容易用上躯干本身拧转的爆发力。冲绳这边更正身一些,身体是站直的,双脚都要紧紧贴地,靠胯部的力量打出,此时肩部肋下胸肌之类部位的瞬间锁定可以让身体变成一个刚体,这个瞬间发的就是寸力,和李小龙的有区别。此外还有个术语叫gamaku,我的理解中举重时如果杠铃不稳就会用到这个,平板支撑时也会练到这个,只能勉强认为是躯干上下部分的链接,但是不知道如何更精确的描述,希望前辈们能讲解一下。)
六、古武道武器
日本空手几乎都是徒手的。但是在冲绳,几乎每个道场的墙上都有兵器。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练习古武道,一种使用古代战斗工具的艺术。
十大常见古武道武器:
Bo棒
Sai钗
Tonfa拐
Nunchaku双截棍
Kama镰
timbe/rochin短茅/盾牌
tekko铁甲(类似指虎之类的)
kuwa锄
sansetsu kon三截棍
nunti bo(译者:不知道汉字是啥,是一种类似长矛,矛头呈卐字)
(译者:简直不科学,我最爱的棹呢!原作者自己上的图里不就拿着么!)
不是说冲绳空手是武器术。但是很久以前,冲绳乡野地区很危险,,所以一点兵器都不会的话是很难自卫。因此,以前的空手大师也是古武道大师。就像古武道10段大师Nakamoto Masahiro一次在训练后跟我说的:空手和古武道就像兄弟姐妹,从不分离。
如今,大部分冲绳空手道场只练很少一点古武道,但他们多少是懂点兵器的。
总体上来讲的话,日本空手练兵器就练得就更少了。
七、传统锻炼器械
冲绳空手大师们一直都在增强体格。因为如果你孱弱无力,就肯定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基于这个原因他们发展出了一大堆匪夷所思的器械来增强体魄增加力量。冲绳空手还在使用这些东西。
我最喜欢的有:
卷藁,一种木质、有弹性、裹着稻草的长木板。俗话说“没有卷藁的道场称不上道场”,这句话说明了它在冲绳多么重要。
槌石,石头配重上插着一根木棒,拿起来绕着身体挥动来强化手臂、手腕、手、核心力量和背部力量。
握瓮,装着沙子的陶罐,抓着罐口练习站姿和步法,用来强化抓握、手腕、手臂、腿和核心的力量。
Tou,两端扎起来的一捆竹子。用前臂、手指、肘来练习击打,就跟卷藁一样,不过也可以用腿踢,用来强化胫骨。(译者:这个东西有点像沙包,但是可以贯手插进去的,击打的触感也不一样,现在有用一捆pvc水管代替的。挂着、插地上、靠墙边都有,固定方式很多。)
在日本空手中,除了卷藁外其他的东西很少见,但是在冲绳这些东西在道场就随处可见了,可见它们的重要性。
八、取手(tuidi)技术。
接下来,我们有一种被称为取手的东西。日本空手一般都是远距离战斗,冲绳空手则更倾向于近距离战斗,然后就自然而然涉及到取手了。
取手是冲绳这边的抓握、拉扯、缠斗扭打和分筋错骨的技术,这种格斗技巧还包括了一些类似绞喉、摔绊、控手、穴位和神经丛的击打等等黑活。
这些在日本空手的常规教学里很少见。
为什么呢?
因为日本空手受日本原有的武术影响很深。原先近距离的战斗风格被改成了更远的,类似间合maai(译者:只距离感和时机感)是直接从日本剑道里引入的。
所以,取手的概念在日本空手里不是很重要,在冲绳却还在被练习着。冲绳常见的取手练习被称为靠基,这是一种锻炼对力的感知度和控制力的练习,在西方被称为推手。
所以你仔细看那些个传统型,近距离状态下的分解动作似乎更合理些。
谁用谁知道。
九、单人传授多于大规模训练
前面讲了那么多,你应该知道冲绳空手有许多独特的东西。想要真正理解,就得近距离接触体验,所以基本上都需要老师直接手把手的教。这就是为什么冲绳空手难以一次性教一群人的原因,身处五十多个人的班里,老师很难专注于某个人。
而日本空手,可以说是为集体教学量身定制。
为什么呢?
在20世纪中叶,空手被大规模引入东京、大阪、京都各大学,亟需大规模推广教学。
这种现象,还有比赛的兴起,就是为什么日本空手动作更大更简化的原因,这样可以被一大群人清楚地看到动作。
冲绳的情况与之相反,实际上冲绳道场平均只能容纳10到15人。这种斯巴达式的练习环境增加了个人被关注的程度。(译者:斯巴达式在这里大概是说,入门不容易,训练要求精细,人数精简。)这也是很多冲绳老师没办法靠空手道维生的原因,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和精力来教一大群学生。
十、冲绳话
最后,你可能注意到了,冲绳空手有自己的语言,冲绳话。
许多冲绳空手的术语比如chinkuchi、tuidi不是日语词。它们是古老的冲绳话。这些词还被冲绳的老拳师们使用。
比如,我之前的夏天去冲绳,我学了一个新的型叫做泊镇东tomari chinto。在一个技术里,我的老师教了我个弹簧一样站起来的动作,叫做hanchaatii。这是什么我不搞不明,这什么意思啊。他看到我很迷惑,然后很快说了一个日语词:hana ageru这下我就明白了。(译者:我不明白啊,但是猜测是镇东里那些从低站姿猛地站起的动作,站起要迅速,步幅变窄,但是又不能蹦起来。此处应有视频,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p/3533498683)
微信不支持优酷视频,请点击链接到原文查看。
这说明冲绳话到今天还是很常见,日本空手用不到,在冲绳空手里很多见。
以上是我列出来的冲绳空手、日式空手的十大区别。你觉得怎样呢?
以上这些只是说了个大概,是根据我几年来在冲绳和日本的见闻得来的,私下里我试着融汇两者精华。
十一、道场氛围
在冲绳,你在道场里谁都不用怕。没人会试着伤害你搞定你,氛围比较轻松,每个人都像朋友一样相处,一起探寻空手之道。
这很棒。冲绳的节奏要比一些充满比拼的日本道场慢,大概是因为冲绳在热带吧~
(全文完)
译者:作者作为国家队的一员曾接受过体育空手的练习。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东方的东西,往往会有些地方理解会不太一样。冲绳文化,通过日语交流,被一个西方人用西方思维理解,写出来的文字被我这个中国文化的人重新翻译,中间会存在哪些信息失真,还请大家自行判别了。原文的评论中,大家对于结论还是比较赞同的,但是对作者的解释有过较多的讨论,所以现象背后的分析属于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注:本文来自百度空手道贴吧,译者“自由的气息”。略有删改。
文章原作者Jesse Enkamp,是火星Osu发现并传给我们几个朋友的,于是我当即决定翻译一下给大家。因为年末工作紧张,没有来得及反复斟酌用词,如果有哪些地方写得不恰当,请评论里告诉我,谢谢!
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更多讨论。
如果你喜欢和道会空手道,欢迎关注:)
点击右上角 --> 点击“查看官方账号” --> 点击“关注”
打开微信 --> 通讯录 --> 添加 --> 搜号码 --> 查找“WadoKarate”
文章转载自和道会空手道官方账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衡阳体育器材价格联盟